古典音樂 Classical Music
皮埃尔爱德华弗里尔 Pierre Edouard Frere
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小提琴與中提琴的協奏交響曲》
降E大調 KV 364
皮埃尔爱德华弗里尔 Pierre Edouard Frere
協奏交響曲(sinfonia concertante)是18世紀協奏曲的一種,其獨奏部分由兩件以上的獨奏樂器擔任。全曲由3個樂章構成,第1樂章的曲式採協奏風格奏鳴曲式。屬於這一範疇的音樂所稱「交響曲」,是倣效巴洛克時期合奏協奏曲「由多種樂器的聲音交織交響而成的協奏曲」之意,而非所謂「交響曲風格的協奏曲」。
卡爾‧史塔米次(Carl Stamitz,1741-1801)等曼海姆樂派的作曲家寫了不少這一類作品,而海頓與莫札特也有作品。即使沒有寫明是「協奏交響曲」,也有應歸屬於這一類範疇的作品,如莫札特的《長笛與豎琴的協奏曲》,貝多芬的《三重協奏曲》,布拉姆斯的《雙重協奏曲》等。
皮埃尔爱德华弗里尔 Pierre Edouard Frere
20世紀初,波蘭作曲家席馬諾夫斯基稱呼他最後一首交響曲(第4號)為「協奏交響曲」。其實這首作品該稱為鋼琴協奏曲,但小提琴與長笛獨奏,也頻頻纏繞鋼琴聲部,或許因而給了這個名稱。蕭斯塔可維奇的鋼琴協奏曲第1號,也可視為協奏交響曲的變種。
19世紀前半,在法國從事音樂活動的英國作曲家兼鋼琴家李特爾夫(Henry Charles Litolff, 1818-1891)曾譜過幾首交響協奏曲或交響風格協奏曲(concerto symphonique),但這不同於協奏交響曲,而是屬於著重獨奏樂器與管弦樂的協調與融合,而不是對比的協奏曲。這種協奏曲,近年來因給李斯特、布拉姆斯等人的鋼琴協奏曲而再次受人注目。
皮埃尔爱德华弗里尔 Pierre Edouard Frere
據説,莫札特本身演奏中提琴。他的作品中雖然沒有中提琴獨奏曲,但除了這次談的協奏交響曲外,還有兩首小提琴與中提琴的二重奏(K.423, K.424),單簧管、中提琴與鋼琴的三重奏(K.498 Kegelstatt Trio)等,讓中提琴擔負重頭戲的作品不少。其弦樂五重奏曲也是在通常的弦樂四重奏增加一把中提琴,在弦樂四重奏曲「海頓套曲」中,也讓中提琴有表現機會。相反的,大提琴就沒有什麼特別注目的樂曲。
皮埃尔爱德华弗里尔 Pierre Edouard Frere
莫札特在1777年到1778年之間往訪巴黎,並受到曼海姆樂派的影響。1778年,他在巴黎寫一首當時在他們之間流行的協奏交響曲。1779年回到薩爾斯堡後,再寫一曲協奏交響曲,就是這首小提琴與中提琴的協奏交響曲降E大調KV364。
雖然協奏交響曲的性格要讓多件獨奏樂器與管弦樂協調而作出某種聲響,但是這首協奏交響曲的獨奏聲部獲得很高的評價,近年來常由小提琴、中提琴的名手,當做雙重協奏曲演奏。
皮埃尔爱德华弗里尔 Pierre Edouard Frere
曲中莫札特使用特殊調音法(scordatura),指定獨奏中提琴的所有琴弦,都要比通常調高半音。獨奏中提琴的分譜以比降E大調低半音的D大調寫成。琴弦提高張力後,奏出更華麗的聲音,以D大調寫成的中提琴分譜,使中提琴的運指較易於發出更豐盈的聲響,這就讓音色比較樸素的中提琴,能夠有與小提琴分庭伉禮的效果。
華麗上揚的小提琴,平靜下沉的中提琴,莫札特妥善運用這兩種不同性格的樂器,巧妙的表現出在華麗當中總帶有一點陰影的莫札特的藝術性。
皮埃尔爱德华弗里尔 Pierre Edouard Frere
不像已完成的5首小提琴協奏曲,這首協奏交響曲的第1樂章與第2樂章留有莫札特自己的裝飾樂段,演奏時也需要較高的技巧。演奏時間需要半小時,在莫札特的協奏曲當中這是比較長的一首。管弦樂團的弦樂聲部常把小提琴分成第1小提琴與第2小提琴,其他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就不再分聲部,但這首作品把中提琴也分成第1中提琴與第2中提琴。這是一個特點。
皮埃尔爱德华弗里尔 Pierre Edouard Frere
視 頻: 古典音乐频道
Classical music channel
文 字: 古典音樂台雲翁先生
圖 片: 皮埃尔爱德华弗里尔
Pierre Edouard Frere
1《小提琴與中提琴的協奏交響曲》降E大調 KV 364
2《小提琴與中提琴的協奏交響曲》降E大調 KV 364
演奏:伊扎克·帕尔曼ItzakPerlman
祖宾·梅塔Zubin Mehta
皮恩卡斯·祖克曼 Pinchas Zukerman
长按 识别二维码 加关注
《音乐黑皮书》与您一起听乐赏画
微信号:Limier565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