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年青时代谱写的两首小夜曲,都可以视为他创作交响曲的前声,实际上也经过他本人多次修改后,这两首小夜曲才以完美的姿态登场,反映出勃拉姆斯精雕细琢的音乐功力。1859年完成的D大调《第一号小夜曲》,是他研究海顿与莫扎特音乐后的试作,充满了维也纳风格的明亮与温和;而稍后完成的A大调《第二号小夜曲》,因为不曾使用小提琴,而由中提琴担任弦乐主奏,素有《中提琴小夜曲》之称,情绪起伏则较第一号来得强烈。
莫扎特创作的诸多嬉游曲中,以编号为K.136、K.137及K.138 最受听众欢迎,可以说是作曲家早期创作中最具艺术价值、最能体现创作灵感的曲目。K.136谱写于1772年初,莫扎特年仅16岁。当时沃尔夫冈已经多次前往意大利旅行演出,在那里他受到许多知名音乐家的点拨指导,进步异常迅速。所以从他这三部嬉游曲中,可以发现意大利音乐风格对少年莫扎特的影响很大。无论用哪一种方式来诠释这三首作品,都可以令听众感到愉快——室内乐团版多彩而和谐、四重奏版清澈而明快,因为作曲家早已赋予作品非凡的表现力。
指挥:小泽征尔;乐团:水户室内管弦乐团 ↓
海顿被誉为“交响乐之父”,其实也是“弦乐四重奏之父”。许多评论甚至认为,海顿对于弦乐四重奏这种音乐形式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要超过他对交响曲发展的贡献。但有意思的是,作曲家曾经承认,自己使用这种形式创作音乐是“纯属偶然”的,可见海顿只是在不知不觉中完善了弦乐四重奏,而非刻意去创造或革新。说到海顿的代表作,人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皇帝”四重奏》,而《日出》以它开头的奇妙清澈取胜,因为整部作品体现出精神抖擞的气质而得名。海顿创作此曲时已达圆融、成熟的境界,旋律如题名一样缓缓上升,营造出生动的日出气氛。
演奏:Dover弦乐四重奏 ↓
门德尔松《第一号钢琴三重奏》写作於1839年,前年完成了着名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后年亦完成了《第四号交响曲》,也就是门氏是在创作巅峰时期写作此钢琴三重奏,圆熟流畅的技法及独特得门式风格展现无遗,连好友舒曼都称赞为“贝多芬以后最伟大的钢琴三重奏”。此作品乐体设计达到了室内乐“均衡”的要求,钢琴的华丽声响、小提琴的优雅声响及大提琴的感伤声响,门氏在快板与慢板乐章皆能运用自如,达到了钢琴三重奏曲中理想的境界。
《鳟鱼》原本是舒伯特于1817年写的一首艺术歌曲,它曲调甜美又深受舒伯特朋友们的喜爱。1819年夏天,舒以歌曲《鳟鱼》的主题创作了一首室内乐。舒伯特常常徜徉徘徊在阿尔卑斯山区林木葱茏的山野之间,优美的景色,清新的空气,爽朗的夏日时光,为舒伯特带来了满怀的青春欢乐。这些快乐的回忆,化作新颖明丽婉转的乐思,出现在这部无比美好的钢琴五重奏中。由于作品的第四乐章是根据舒伯特创作的歌曲《鳟鱼》的主题而写成的变奏曲,所以这部作品被世人称为《鳟鱼》五重奏。
演奏:帕尔曼、祖克曼、杜普蕾、巴伦博伊姆、梅塔;
前面有一段13分钟的花絮,可以直接跳过听演奏部分 ↓
欢迎收听《田艺苗:古典音乐很难吗?》
每天跟着田老师听音乐!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立即订购《田艺苗:古典音乐很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