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联盟故事>李欧梵 莫扎特音乐可以养生
内容
李欧梵 莫扎特音乐可以养生

◎李欧梵(1942 -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任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哈佛大学教授,第24届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作家、文化评论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现代文学及文化研究、现代小说和中国电影。

他的父亲李永刚和母亲周瑗都是毕业于中央大学音乐系的音乐教育家。李欧梵在其所著《我的音乐往事》中自述:“音乐毕竟是我一生的挚爱,没有音乐我也活不下去、写不下去”,“我的日常生活也被音乐填满了:清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唱片机听音乐”。



《莫扎特音乐可以养生》

作者/李欧梵

选自《音乐札记》2010年版,有删节


清晨时分头脑不能够承受太多的刺激,所以音乐选择也以较温和或轻松的为主,大部头的交响乐或歌剧还是晚间听为宜。我近来最喜欢听的是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和五重奏(四种弦乐器加一把中提琴),认为这才是养生的“妙药”!

早上听莫扎特,别有一番滋味,特别是弦乐的声音更能浸入我心(我幼时学过小提琴)。莫扎特的音乐旋律永远那么优美,节奏轻盈,听来绝不拖泥带水,令我全身舒畅。只听小提琴奏鸣曲则略嫌单薄,而四重奏或五重奏则犹如四五好友娓娓私语,更带有一种人道精神,无形中感受到一种“做人”的乐趣,而不像听现代作曲家如勋伯格那么绝望。这当然是我的主观想法和愿望,你可以不信。

更妙的是莫扎特的音乐节奏更适于健身,以我甚喜欢的《G小调弦乐五重奏》(K516)为例。


开始的第一乐章(快板)就使我不自觉地随着节奏“摇头摆尾”起来,但耳朵里传来的却是第一小提琴和第一中提琴的对话,所以我也时左时右地倾听(用耳机听更传神),主旋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变奏,直到结尾时我的头部也左右前后摇摆得差不多了。

到了第二乐章的Menuetto,
我从坐姿改为站姿,竟然跳起宫廷舞来,跨着小方步,或在原地踏步,双手开始指挥,两臂略作伸展一边听着那两把中提琴的声音在轻轻地飞来飞去,而第一小提琴的声音似乎早已飞向云端,只有第二小提琴和大提琴还在打拍子。



到了第三乐章(不太慢的慢板),音调缓和了一点,我又坐在沙发上静听,却逐渐感受到一股哀伤,似乎莫扎特在偷偷地流眼泪,我也屏息静气,随着那股伤感的调子,缓缓地做深呼吸。当旋律渐慢时我不自觉地弯下身子,两手几乎着地,想要向莫扎特的亡魂顶礼膜拜,继之又仰起身子,叹了一口气,随着节拍点头

到了最后第四乐章,开始时又是慢板,小提琴和大提琴一句接一句地互相倾诉,中提琴却在旁侍候,一波又一波的情感涌了出来,我听呆了,不觉闭上眼睛,但节奏又突然转成快板,于是
又带着我跳起舞来,但又觉得莫扎特欲言又止,把悲情隐藏在较快的节奏后面。于是我又“摇头摆尾”起来,两腿在原地作小步舞,两臂似指非指,上下作展翼状,顿觉自己的灵魂也飞上了天

◎李欧梵推荐:

我听的此曲版本是由捷克Talich四重奏团主奏,法国Calope司出品。共三碟装(法文原名为Integrale des 6 Quintettes a Cordes)。如果读者觉得此曲太悲伤,可听莫扎特的《单簧管五重奏》(Clarinet Quintet)。也在此套之第二张碟中。另一个好版本是比利时的名小提琴家A.GrumiauX领导的三重奏团外加两位乐师演奏的。也是三碟装,飞利浦公司出品(英文原名为Mozart:Complete String Quintets)。


一曲听完,不觉已过了半个钟头,我的身心都被洗涤得干干净净!翻开此曲的解说,这才发现此曲是莫扎特丧父不久之后作的,怪不得“欲盖弥彰”,还是掩盖不了悲情,但他的乐曲节奏――不论是快板或慢板――都像是行云流水,带给听者一股无以名状的安慰和快感。

经过半小时的修身养性的功夫之后,就该出门“搏命”去了。

看至此处,很多读者一定会说,你早已半退休了,所以才有闲情听音乐,我们一早起身就要去赶地铁上班,早饭都来不及吃,何来时间听音乐?

此言不虚。触动我写这篇文章的动机是一件真实的遭遇。在一次音乐会中见到我妻以前在保险公司工作的一位同事,相谈甚欢,因为他也是一个古典音乐迷,年纪比我轻得多,他告诉我说,每天上午工作前一定要听一个多小时的古典音乐,才有精神去“搏命”,但我忘了问他听什么曲子,也许不是莫扎特,其实人各有所好,听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也无妨。

除了养生之外,古典音乐的用途更多。我在读书写作时必听音乐,即使不能专心听每一个音符,当“背景音乐”听也自得其乐。此时我就会听莫扎特的交响乐和钢琴协奏曲,特别是后者。他一生作了三十多首钢琴协奏曲,曲曲精彩。开车上班的人在车中听这种音乐也最适合,保证轻松愉快,心平气和。我听着则更有写作灵感。因为这些曲子勾起了我不少回忆,内中尤以第23号钢琴协奏曲为最。



◎哈佛大学雪景


记得三十多年前我还在哈佛做研究生的时候,读书之余喜欢“玩电影”,用8厘米的摄影机拍了一部二十多分钟的默片,在首映这部“处女作”时,我就用这首曲子作配音。

片中有一景,一个华人留学生孤苦伶仃回家自己做饭吃,还特别在餐桌上点了蜡烛,然后又去开唱机,边吃边听莫扎特的这首协奏曲的慢板乐章。虽然我临场手忙脚乱,但演出还是很成功,在自己和一位朋友租住的公寓里,大家济济一堂,有人为我拍下一张做“放映师”的珍贵照片,曾被牛津大学出版社采用作拙著《我的哈佛岁月》的封面。我的这本书也是在莫扎特的音乐声中写出来的。


因此多年来在怀旧之余,我对这首钢琴协奏曲也情有独钟,百听不厌。有时候一边听“老版本”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一边重温经典名著,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就以此曲为例,从第二乐章的“慢板”到第三乐章的“颇快板”,在高手如鲁宾斯坦的演奏之下,转接得天衣无缝,乐队的节奏与钢琴互相唱和,我听时不知不觉又点起头来,此时又在心目中默念中流畅的英文句子,音乐和文学在脑中混在一起,真是不亦乐乎。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剧照,1974年版与2009年版


,就因为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正是“爵士年代”?于是我又想到理论家(也是古典音乐爱好者)赛义德所谓的“对等读法”――把文本和其所产生的社会脉络作“对等”读,?!管他呢,反正我阅读文学经典和听古典音乐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个人身心的愉悦


◎李欧梵与爱妻李子玉,李子玉是海外华语文化界公认的“写散文的人里饭做得最好的,会做饭的人里散文写得最好的”


到晚饭时间,老婆为我做了各样素食,美味可口,但我还是先要选出一张莫扎特的唱片助兴,他的夜曲,不是一般常听到的《小夜曲》,吃着吃着,我又跳起舞来,老婆骂我一句“神经病”,我说这样可以帮助消化,又是养生之道,何乐而不为。

◎李欧梵推荐:

本文所提到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全套装的仍以Perahia演奏的最佳,CBS出品。其他名家如傅聪、Brendel、 Uchida、AShkenaZy等皆甚佳。但我最钟爱的单张唱片是鲁宾斯坦演奏的,计有第23号和24号两首(RCA Gold Seal)。莫扎特的两首夜曲,加上最熟悉的那一首小夜曲,版本甚多。伯姆指挥的维也纳和柏林爱乐两片装,DGG出品。价廉物美。另外一套由Alfred Brendel演奏的莫扎特《最熟悉的钢琴曲》(Favorite Works for the Piano),两片装,PhilipSDuo出品,也很值得买。想听他的交响乐的读者,入门版本我认为最佳的是塞尔指挥克利夫兰乐团的三片装版,SonyClassical出品,计收其第28、33、35、39、40、41号六首交响曲,尚加《小夜曲》、《邮车号角》和一首咏叹调。


对于我在日常生活中每天听莫扎特,有人也许会问:如果不喜欢莫扎特怎么办?我的回答是:换上你喜欢的作曲家就行了。莫扎特之外,还有海顿――试试他的《玩具》、《时钟》或《惊愕》,如果嫌海顿“爸爸”太老气了,还有永远的勃拉姆斯。

不错,我有时也用勃拉姆斯的四首交响曲来运动健身,听着他那种欲言又止的哀怨乐句,我又会“揭竿而起”――只要手边有任何像指挥棒的东西,如钢笔、铅笔、刀叉或筷子皆可,大力挥舞,把情绪挥发出来,一个乐章尚未告终,我早已大汗淋漓,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

如果勃拉姆斯的四首交响曲仍然太沉闷,还有他的《匈牙利舞曲》,可以随歌起舞。听不惯勃拉姆斯,也可以听较轻松的德沃夏克,他和贝多芬一样,作了九首交响曲,尤以第九(别号“新世界”)最有名,也是我在家对老婆表演的拿手好戏。当然,更轻盈也更适合运动的是他的《斯洛伐克舞曲》,优美的节奏可以带你神游波希米亚的草原。

走笔至此,才发现自己又在为古典音乐做广告,在香港这可能是一种反潮流的行为。年轻人或会怪我:“老头子才会用古典音乐来健身养生,我们不要慢板,只要快板!”不错,流行曲抓住了年轻人的欲望脉搏和节奏,但内容未免太单薄了一点吧!其实古典音乐中以性和欲望为主题的也不少,拉威尔的《波莱罗》一向被视为做爱的音乐,其实不然,它只能作“前奏曲”,后面的“重头戏”要配以奥尔夫的《布兰诗歌》,那才是高歌狂欢、高潮迭起的音乐!但最好还是双方带了耳机听,以免影响邻居的睡眠,因为他们明天一大早还要起床上班,为赚钱而“搏命”。



◎原文推荐阅读《音乐札记》

李欧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万圣夜特别专场

莫扎特卡巴莱弦乐四重奏音乐会

时间:2014/10/31 19:15

地点:上海大剧院大剧场

演出:莫扎特弦乐四剑客

票价:¥80(公益票)、¥120、¥200、¥300、¥500


订票电话:4001068686
订票网址:www.shgtheatre.com
购票地址:人民大道300号西侧广场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