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莫扎特的圆号协奏曲风格
莫扎特是世界上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生活在18世纪末,是古典主义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他一生创造的经典曲目举不胜数。只是圆号他就创造了多首曲目:例如1首回旋曲(K371)、1首五重奏曲、4首协奏曲(K412、K417、 K447、K495)。这几首曲目堪称圆号经典之作,成为历年来圆号教学、演奏和研究的重要目标,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很早之前,国际圆号联合协会就将第三、第四协奏曲作为圆号比赛的必演奏曲目,这足以见其权威性之高了。这些年来,国内外圆号界的学者和专家对莫扎特的圆号曲目开展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并得出了许多精辟的结论。本文将以他的4首圆号协奏曲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的演奏风格特点,并总结一些有用的圆号演奏风格经验,以提高圆号曲的演奏水平。 本文作者《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 2013年第二期。
作为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性人物,莫扎特的作品曲曲堪称经典之作,为世人所敬仰。对于协奏曲曲目的演奏心得,他曾经说过自己的4首协奏曲都具有十分浓厚的“劳特高夫”式风格。有史料记载,劳特高夫是莫扎特生前最亲密的知心朋友之一,他也是一名圆号演奏家,擅长圆号曲目的演奏,而且在这方面的演奏水平也属于世界一流水准。劳特高夫为人谦恭、待人诚恳,与莫扎特经常为如何演奏好协奏曲在深夜促膝长谈。莫扎特的4首协奏曲都是专门为他而创作的,这几首曲子风格简约、旋律轻快,让人听了感觉十分欢愉、心情愉悦。在曲目结构的编排方面,也到处体现了莫扎特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整个曲目结构严谨、逻辑合理,没有任何瑕疵和娇柔做作,流露出一股异常纯厚的简朴、流畅风格。
以第一首协奏曲第一乐章为例,整个曲子洋溢着欧洲古镇的田园风味,让人整个身心都陷入到其中不可自拔。 在向A大调第二主题转换过程中,表现的十分自然平和、没有任何顿挫感,将听众的兴趣引入到更高的层次,继续将曲目的风格演绎的更加轻快明朗。这种风格在其他三首协奏曲中也非常常见,总体上展现了莫扎特追求简约、轻快、活泼的曲目风格,其节奏衔接之准确、逻辑之严密、风格主题之突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因此,当我们在学习和演奏莫扎特的协奏曲时,要充分把握好他的曲目风格特点,不仅要处理好不同音阶的衔接、和声的变化等基本技术要点,还要深入挖掘其中潜在的音乐语言,将莫扎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大自然之美的追求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有些人在演奏这些曲子时,没有注意到曲目风格特点,只侧重于在技术上追求标准和规范,这显然是没法将莫扎特的精髓挖掘出来,让整个曲子听起来毫无灵魂。
莫扎特第三圆号协奏曲
在莫扎特的四首圈号协奏曲中,第三协奏曲第二乐章是最具歌唱性和表演性的。许多专家都一致指出第二乐章是圆号曲目中最经典的浪漫之作。该章节主体平缓流畅,窃窃私语而又充满了巨大的魅力。为了提高曲子的口语化程度,给听众营造一种恬静和谐的氛围,莫扎特在副题中运用了呼应手法,在有限的篇幅中将他对美好生活和大自然的向往表达的淋漓极致,让人听了无一不动容。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莫扎特的圆号曲目具有很好的歌唱性特点。
在弹奏莫扎特第二乐章时,演奏者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其的节奏把握,首先音色要保持很自然平和的感觉,注重采用软吐的方法,保证气息呼吸自然缓和,让每个音符得到最大程度的舒展。要善于体会莫扎特的演奏特点,将第二乐章的演奏展现出顺滑、舒展的特点。
莫扎特圆号协奏曲的第三乐章采用的是回旋曲式,整个曲目从头到尾充盈着轻松活跃的狩猎氛围。莫扎特运用号角来表现了田园牧歌和围猎现场的氛围,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对号角的喜好。演奏者在弹奏第三乐章时,不仅要尽量将曲目的歌唱性特点发挥出来,还要在演奏中融入轻松、欢快的打猎气氛。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第三乐章在曲目节奏、音程等方面都与其他曲子有诸多相似之处,而且具有十分轻松活泼的风格。上述特点其实就是莫扎特圆号曲与其他同类曲目的区别所在。它在传达浓厚的田园狩猎意境的同时,有体现了良好的舞蹈伴奏风格。从曲子的风格特点来看,我们可以洞察莫扎特内心对大自然之美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其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无不深刻流露出来。
第二圆号协奏曲第三乐章
演奏者在演奏第三乐章时,要想展现出曲子的独特风格,必须要认真对好曲子的节拍和节奏,不仅要在弹奏基本功上达到标准,而且要将每个音符和音阶的发音和弹性彻底展现出来,以在整体上契合莫扎特在曲目创造过程中融入的精神追求和意境,为听众带来一种独特的田园狩猎风格和氛围。
结束语: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莫扎特的圆号协奏曲是圆号专业中当之无愧的宝藏,是圆号曲中的突出代表作品。对于普通圆号演奏者来说,要掌握好这几首曲子的演奏风格和要点,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实现的。今天,乐器制作技术和演奏方法都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从技术上来看,要演奏好这几首曲目并非难事,但是要将深含其中的古典田园浪漫主义情怀彻底的展现出来,恐怕演奏者还要用心去体味莫扎特的创造动机和独具匠心,演奏者和曲目作者只有达到了心与心的沟通,才能够将作者的情怀在演奏过程中彻底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