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设施资讯>莫扎特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
内容
莫扎特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


点击下面视频音乐

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

乐曲简介

《莫扎特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又名“朱庇特”交响曲,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最后的一部交响曲,作于1788年。这一年莫扎特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创作的三部最伟大的交响曲,也是作者最后的三部交响曲。分别是:6月26日完成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7月25日完成的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8月10日完成的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

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是莫扎特三大交响曲的压轴之作,其规模宏大,壮丽灿烂,在他众多杰出的作品中,堪称为最优秀的器乐曲作品。在此部交响曲中已经看不到受海顿影响和家庭经济因素影响的成份(莫扎特写完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时,家庭的收入一落千丈,但他依然保持开朗的心情),它是莫扎特发挥其作曲特色的代表作品,表现了莫扎特晚年娴熟的作曲技巧。此曲还是均衡对照的典范。朱庇特是罗马神话中最高的创造神之名,把它作为此曲的别名是十分相称的,但这并非莫扎特本人订的名称,而是后人加上的。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4/4 拍-奏鸣曲式

是一个灿烂生辉的乐章,各主题对比鲜明,为数亦多。呈示部演奏两遍,第一主题为C大调,从一开始即以齐奏上行音阶呈现,显得庄严而堂皇。第一主题后半部分则是小提琴与长笛的亲切交流,在小提琴与大提琴高音区的带领下引入G大调第二主题。第二主题充满了活泼的气氛,音乐形象生动。发展部经过大量频繁转调,紧张的戏剧性气氛让人耳不暇接。再现部的两个主题皆由C大调奏出,情绪一直保持快乐,并推向明亮的结尾。

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3/4拍子-奏鸣曲式

与其他乐章形成对照,不甚华丽,但显得庄严堂皇。第一主题为F大调,弦乐器奏出了如歌如泣的旋律。在进入第二主题之前,乐曲以c小调呈现,并加入中提琴减七和弦分声部,使乐曲基调变得不安。第二主题为C大调,旋律依旧柔美亲切。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稍快板-C大调-3/4拍

这是庄严的宫廷风味小步舞曲,乐曲的主题照搬了贝多芬谐谑曲中的下行半音阶。三声中部很像海顿式,但规模要比海顿的大些。

第四乐章,终曲,甚快板,C大调,2/2拍子

这是整个交响曲的核心,它融合了作曲家一生中完成的五段经典旋律。整个乐章的特色是以对位手法展开的,它充分连续地应用了赋格法的技巧,完美地融合了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从而达到白热化高潮。

奥地利指挥家尼古拉斯·哈农库

1929年12月6日-2016年3月6日

指挥家简介

尼古拉斯·哈农库特于1929年出生于德国柏林,在奥地利的格拉茨长大,后在维也纳的音乐学院学习大提琴,1952年至1969年期间在维也纳交响乐团(VSO)任大提琴手。1972年开始担任萨尔兹堡莫扎特音乐学院担任教授直至1993年。

1953年,哈农库特与她的妻子、小提琴家爱丽丝发起成立了专门用仿古乐器、以本真风格演奏早期音乐的室内乐团维也纳音乐协奏团。他指挥乐团常年演出13至18世纪的音乐作品,举行了多次全球性巡回演出,其中包括五次美国巡演,从而在国际音乐界掀起了影响深远的“古乐运动”。在正式退休以前,哈农库特依然率领着该乐团活跃在国际乐坛上,并不断录制出屡获大奖的唱片。2016年3月6日哈农库特在家人的陪伴中安详离世。

指挥生涯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哈农库特频繁地出现在世界各大歌剧院的舞台上,其中包括米兰、苏黎世、阿姆斯特丹、汉堡、法兰克福、维也纳等城市的著名歌剧院,指挥演出了从蒙特威尔第威尔第的众多歌剧作品。他还活跃在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厅的舞台上,与欧洲所有著名的交响乐团都有过成功的合作,其中包括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维也纳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欧洲室内乐团等。

他与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家都有着经常性的合作,其中包括钢琴家阿格里奇小提琴家吉顿·克莱默、歌唱家托马斯·汉普顿、巴托莉等。他指挥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演出包括在苏黎世歌剧院指挥的歌剧作品、与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RCO)合作的莫扎特、海顿、舒伯特的作品以及与欧洲室内乐团合作的贝多芬交响乐全集。

另外,哈农库特还分别指挥维也纳音乐协奏团、欧洲室内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和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录制了从18世纪音乐到19世纪歌剧的大量精彩唱片。这些录音中最为出色的包括莫扎特的交响乐全集、莫扎特全部的宗教音乐、海顿的晚期交响乐、贝多芬的交响乐全集、小提琴协奏曲、《庄严弥撒》和歌剧《费德里奥》、舒伯特的交响乐全集以及舒曼的交响乐全集、钢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协奏曲。

此外,他还录制了勃拉姆斯交响乐全集、小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大提琴协奏曲、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轻歌剧《吉普塞男爵》、德沃夏克的第七、第八交响曲和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等。今年出版的哈农库特指挥的新唱片包括弗朗茨·施米特的清唱剧《七封印》(维也纳爱乐乐团)、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和勃拉姆斯的钢琴协奏曲(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钢琴演奏鲁道夫·布彻宾德)、海顿和舒伯特的弥撒、莫扎特的管乐协奏曲和海顿的歌剧《阿尔米达》(维也纳音乐协奏团、演唱巴托莉)。他还推出了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录制的威尔第《阿依达》选曲和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等。

相比起同胞卡拉扬以及伯姆而言,哈农少了几分张扬,但更多的是奥地利本土音乐家的精致与从容。而广大中国乐迷得以欣赏到这位奥地利本土音乐大师的风范,则主要是借助2001年以及2003年两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1年,哈农库特第一次受邀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这位以崇尚本真主义为己任的指挥家为人们带来了一场气象一新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哈农库特从衣着装饰到音乐处理,几乎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其本土化特质,所以当年的评论界认为这场音乐会是历年以来口味最为“地道”的一次。哈农库特赋予了这些舞曲以清新、纯正的听感享受,同时也凸现了自己的指挥风格,在他的指挥下维也纳爱乐乐团显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干净音色。在选曲上,他大胆地用《拉德茨基进行曲》的原始版本作为开场,没有观众掌声的附和,体现出这首曲目最为纯朴的一面,也表现出哈农库特对本真的追求。在他的棒下,施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和波尔卡作品显得熠熠生辉,欢快而热情。

2003年,哈农再度受邀指挥新年音乐会,依然给广大乐迷带来了全新的感受,虽然老人家看起来又苍老了一些(或许是因为化妆师的原因),但是音乐中所表现出的活力却丝毫没有减退。哈农库特在指挥台上似乎更加活跃,选曲也更加丰富且具有创新了。

我们听到了一些在往年新年音乐会上较少出现,甚至是首次出现的曲目——包括韦伯的《邀舞》甚至勃拉姆斯最为著名的《匈牙利舞曲》等非施特劳斯家族的名曲都出现在了这次音乐会之中,让乐迷大饱耳福。 

如果您喜欢这部古典交响曲

莫扎特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

请在下方拇指处点赞

    您的鼓励就是我前进的动力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