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神童”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诞辰260年之际,中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莫扎特效应”真实不虚,聆听莫扎特音乐确能使人聪明。
据陆媒1月28日报导,近日,中国科学家发现:乐曲的节奏可能是大鼠和人出现“莫扎特效应”的关键;反向莫扎特音乐显示了负向作用。
这项研究论文〈莫扎特、莫扎特的节奏和反向莫扎特效应:来自行为学与神经生物学的证据〉,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出版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
“莫扎特效应”源于1993年,当时美国科学家罗雪尔(Frances Rauscher)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的实验论文称:听莫扎特的K.448号乐曲能够改善人类的空间推理和记忆。这使“莫扎特效应”风靡全球。然而,“莫扎特效应”是否存在,一直被科学家争论至今。
实验证明“莫扎特效应”真实存在
中国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尧德中及其团队进行了系列实验,把100余只大鼠分成不同组,包括让大鼠聆听莫扎特K.448、反向莫扎特音乐(把K.448的音符以相反序列排列);以及播放巴哈乐曲、反向巴哈乐曲。以此作为对照,保证被聆听的音乐的物理元素是相同的。
研究人员检测了大鼠听音乐后不同时间点和学习记忆相关的神经因数的水准变化,以及音乐对大脑新生神经元的影响,这些实验结果均支持莫扎特效应的存在。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改变莫扎特音乐的节奏或音高成分,发现保留莫扎特节奏成分的音乐可产生与莫扎特音乐类似的效果;而仅保留音高成分的音乐没有明显效果。这说明,节奏成分可能是“莫扎特效应”的关键。
在对人的检测中,研究人员挑选60名大学生,分成三组。在相同环境下,一组听莫扎特音乐,一组听反向莫扎特音乐,再一组什么也不听。在一周的时间里,三组学生每天听半个小时相应乐曲,并进行一系列包括用笔在纸上走迷宫,以及摺纸和裁纸等测试。结果发现,听莫扎特音乐一组的学生表现更好,听反向莫扎特音乐的学生表现最差。
研究团队成员夏阳教授表示,他们发现聆听莫扎特对大脑有好处,可以观察到新生神经元的增加;而聆听反向莫扎特对人和大鼠均有负效应,会使得新生神经元减少、行为认知能力减退。
中国古代早已论述音乐的效用
中国古代有关于音乐效用的论述。如战国时代的公孙尼在《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也曾提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就是说,音乐能感动人心,而心在中医生理学中认为能主宰人的神与志,一首欢快的乐曲能使人振奋精神,激发情趣;一首优雅的乐曲能让人心旷神怡,安定情绪;而一曲低沉的哀乐,使人心情沉重,悲切不已。
责任编辑:华子明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经检索无法确定原创者,故未标明作者。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小编更正。
原始点按推是一套简单、易学、速效、安全的中医外治法,是错误医疗和庞大医疗费的克星,是被当前腐败的医疗体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无数患者的福星。
详细了解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平台号:YSD520520 原始点大全
关注方法:搜索“YSD520520”;或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
需要原始点消耗品(姜粉、按摩棒等),
可去淘宝首页搜索店铺 “馨尔养生居”
或去下面的微信小店 “小小部落” 购买
猛戳下面原文链接进入微信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