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影视剧里,精通心理学的人被塑造为被神力加持的怪人,在他们面前,你没有任何秘密,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暴露你所有的心思。然而心理学真有那么神秘吗?
事实上,心理学无处不在,当我们遇到感觉像是“外星人”一样的人——无论是有那么一点不一样,比如穿格子裙的苏格兰男人,还是奇特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比如美剧《生活大爆炸》中几乎无法理解人类情感的物理天才谢尔顿,当我们试图去理解这些人的想法及解释其行为背后的原因时,我们就已经在扮演着业余心理学家的角色。
而这也是心理学的原点,即希望对人类的想法和行为提出一套合理解释,并让我们有办法进一步预测甚至去影响别人的想法与行为。
不过,虽然是百年内的新兴学科,有关心理学的著述却极为庞杂,许多专论晦涩难懂,难免让想要系统地了解这门学科的人望而却步;而市面上许多关于心理学的书籍,很多是招摇撞骗的伪心理学,优秀的心理学书籍又略显枯燥,让人提不起兴趣来。
好在有林肇贤的这本《心理学了没》。
林肇贤是一位台湾资深心理咨询师,,现任台湾新竹马偕纪念医院身心内科临床心理师,新竹市临床心理师公会理事。在这本书里,他深入浅出,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将心理学知识串联起来,有基础理论,也有心理学发展史,更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心理学应用。
不止如此,作者还提供了阅读本书的最佳方案:内功心法+外功招式:
内功心法:科学精神,保持独立、清晰的思维,理性看待不同来源的讯息。对未知或已知的事物,一方面采取开放的态度,避免在没有了解清楚情况之前就直接否定;另一方面则要有严谨的作风,在缺乏充分科学证据前不全盘接受。
外功招式:知性合一,以可操作性为原则,将心理学的理论或实验结果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享受生活,拥有真实的快乐。其实心理学的魅力也体现在这里,只要读者有心,把心理学理论活学活用,也可能大有不同。
每个人对心理学的理解都不同,这门学科的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也各有分别,但如果我们把心理学想象成一门功夫,虽然功夫门派多种多样,但内功心法和外功招式的核心,却是一样的。
那么,让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这本理论与实践结合,趣味与知识同在的心理学入门好书吧!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情况?有一个与周围格格不入的人,大家都觉得他怪怪的,好像始终和你们不在一个频道上,很难交流。而在某些时候,在某些圈子里,这个人也许又成了你自己。
大概你还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你少年时很喜欢的一个人,不管是你爱恋的人还是明星,在很多年以后,再看到这个人消息时,你的心里波澜不惊,以至于你自己都感到惊讶,为什么当年会有这样大的热情?真的是因为年少轻狂,感情充沛吗?背后是否还会有其他的原因呢?
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背后,我们真正了解的是“我到底是谁”。当然,我们可以很轻易地为自己下定义:父亲、女儿、学生、白领、IT达人、知识分子……然而这些定义,真的是你自己吗?你是这样看待自己的,那么别人又是怎么看待你的呢?到底有哪些因素影响了这些内在或外在的表现以及定义呢?
相信阅读完今天的内容后,你会对这些问题有更好的答案。
借由一则研究成果的东风,售卖莫扎特套装的商人们有福了——据美国专家研究成果,聆听莫扎特的特定曲目能提升儿童智力(又称“莫扎特效应”),因此建议从孕期开始到儿童十岁前持续使用套装音乐产品,以助脑部发育。
这听起来似乎有理有据,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必然经过了无数严谨验证,岂会轻易造假?然而不要忘了,断章取义,模糊概念这种事可不少。
事实上,“莫扎特效应”的真正结论是:聆听10分钟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能短暂提升空间能力测验的表现。
发现什么不同了吗?10分钟与短暂,这两个关键词的缺失,就造成了认知的极大偏差,成为商人炒作的契机。
这也是所谓的“通俗心理学”与专业心理学的区别所在,相较于专业心理学,通俗心理学可能只是专业心理实验结论的片段,是我们从生活经验中获得的“人生智慧”,因此难辨真假。莫扎特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伪科学,经不起深入推敲。但我们也不能就此认为,通俗心理学得出的结论就全部是错的,与专业心理学一样,它的结论,同样需要经过科学层面的训练,如果通过了证伪,证实确实有科学依据,那么通俗心理学在某种层面上也可以成为专业心理学的补充。要进行证伪,心理学实验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
心理学实验要成功实施,就要严格遵守实验法则,因为它能帮我们明确“因果关系”:一种现象的形成,必然不会只有一个原因;所以在设计实验时,需要排除掉其他所有相关因素,只提取一个变量,以确定它对该现象的直接影响。遗憾的是,我们常常会看到漏洞百出的实验设计。譬如“咖啡是否真能提神”这个实验。研究者将受试者分为两组,观察他们饮用同一种咖啡后的反应。
第一组:成员被告知饮用的是无咖啡因咖啡。
第二组:成员被告知饮用的是普通咖啡。
实验结果:第二组受试者的反应表现比第一组好。
实验结论:因为两组人喝的是一样的咖啡,但被告知引用普通咖啡的人表
现较好,因此咖啡不具有真正提神效果,大众觉得精神变好其实是心理作用。
这个结论与“安慰剂效应”有所关联,“安慰剂效应”是指病人服用的药物不具有真正疗效,但因为病人相信有效,因此产生了真实的治疗效果。发现安慰剂效应带来的好处是,任何药物疗效研究都需证明其真实效果,这让医学界开始正视病人的心理预期能影响疗效这一现象。
让我们回到咖啡实验上来。乍看之下,实验似乎合情合理。不过让我们再次回想一下内功心法和外功招式:证据真的科学、充分吗?逻辑真的无懈可击吗?
首先,实验并未交代受试者喝的是什么咖啡,而这是一个重要的大前提。我们可以设想一下:
如果两组受试者喝的都是普通咖啡,那么即使第一组表现较差,也可能也比完全没喝咖啡的人表现好,缺乏不喝咖啡的对照组,咖啡不提神的结论无法成立。
神的结论无法成立。
如果第一组喝普通咖啡,被告知不含咖啡因;第二组则刚好相反,喝不含咖啡因的咖啡,被告知喝的是普通咖啡。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相信自己摄入咖啡因的人,表现胜过真正摄入但认为自己没有摄入的人,也就是说影响结果的变量是心理预期,而不是喝咖啡。但我们无法得知,第二组如果真的摄入咖啡因,表现是否会优于现在。
除了这两种以外,我们还能发现更多实验假设漏洞,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果愿意通过逻辑思维去判断,就能评估各种来源的信息可信度。
当然,虽然我们要采取开放的态度,避免在没有了解清楚情况之前就认同结论,但因为心理学本身包含多元的切入点,所以在理性思考的前提下,我们也需要培养一定的模糊容忍度。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无法对问题提出完满的标准答案,但这个思考和探索的过程是非常可贵的。
当代心理学的学科分支大概有数十种,涉及主题极为多样,要入手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我们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一窥其中奥妙。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不管这句话有没有道理,我们都知道,男女思维方式确有不同,研究者们公布的原因也五花八门。
其中一种解释是,女性大脑的胼胝体(这是一个沟通左右半脑的神经纤维束)构造比男性粗30%,因此容易接受来自左右脑的信息,脑中的多数区域都会因情绪而起反应;而男性只用特定的脑部区域(主要是右脑)来处理情绪,因此左脑掌管的逻辑分析功能并不受情绪影响,所以男性倾向于在吵架时提出解决方案,偶尔还会责怪女人的“情绪化”。
所以,“脑部功能”“神经与内分泌系统”的等生理因素能够影响心智功能,反过来,心理状态同时也能影响生理系统。
心理学行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斯金纳第一次上电视受访时,曾表示“如果在烧掉自己的孩子还是自己的书之间选择,我愿意先烧掉孩子”,。
这看上去是个疯狂的人,是不是?但如果你了解了他的建树后,也许会产生些许动摇。这位心理学泰斗在行为主义理论上做出了极大贡献,他提出的“强化理论”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孩子表现出好的行为,则及时给予鼓励;反之则要惩罚。鼓励与惩罚,都是对行为的强化。这些都是对人类的认知。
“情景脉络效应”亦是如此,我们故地重游时,总是更容易回忆起昔年往事。运用到生活中,我们每次复习重难点的时候,拿一瓶风油精闻一下醒醒脑,考试前再闻一下相同的气味,也有助于回忆起当时复习的内容。这就是我们的认知。认知功能毫无疑问是人类心智最重要的体现,人类
的“感官知觉”“注意力”“记忆”“语言”“思考”“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等,都属于这个的范畴。
这个领域主要的关注点在于:了解知识是如何被我们学习应用的。
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父母用双手把脸遮起来,然后突然打开手把脸露出来,我们就会惊喜地笑出来。然而再大一点,这种游戏对我们就失去了效果。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知觉能力是分阶段的,从婴儿到老年,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状态。这个主题关心的是人类各种心智功能是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尤其是婴幼儿到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研究,为家庭教育方法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理论基础。
著名心理学教授汉斯·丁·埃克森(Hans J. Eysenck)的人格理论,对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他将人格大致分为外向-稳定型、内向-稳定型、外向-不稳定型、内向-不稳定型四种类型,虽然这个理论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仍十分适用。
心理学将人格定义为“思考、情绪、行为的特定模式,构成个人与外在环境互动的风格”。这个领域的心理学,主要研究如何有效描述和测量人格。人格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知己知彼,而后进退适宜,对待不同人格的人,守住不同的分寸,能让我们建设更良好的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他挑选了24位成熟、情绪稳定、正常、聪明的斯坦福大学的男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扮演囚犯和狱卒,但由于 “大多数人的行为模式和人格表现真的变成囚犯或狱卒,完全无法区分角色与自我”, 实验被迫提前终止。这就是所谓“社会影响”的威力所在,社会影响领域的心理学者通常对外在环境给予充分关注,认为环境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甚至有些影响,是决定性的。而我们在解释他人行为的时候,往往容易归因于他人的个人特质,忽略情境和文化的力量,这是社会心理学要提醒我们注意的。
大多数人会惊叹于趣味心理测试的神奇——看似不相关的选项最后却能揭露心底的秘密。这其实并不稀奇。“巴纳姆效应”告诉我们,面对笼统、模糊的描述时,我们通常会认为这精准地描述了我们自己。因为这些描述十分普遍,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很容易在心里对号入座。比如这一段:你希望被他人喜欢和欣赏,但你有时候会对自己求全责备。虽然看起来很坚强,但你的内心总会感到烦恼和没有安全感。你喜欢时常换换花样,对约束和限制感到不满。你发现,过于坦率和让别人了解你的一切是不明智的。有时你是外向的,和蔼可亲,善于交际;但有时你又是内向的,小心谨慎,沉默寡言。你渴望的某些东西往往是相当不现实的。
是不是很符合你呢?当然,也符合大多数人。
与这些趣味测试不同,正规专业的标准化心理测验内容非常严谨。除了理论依据外,还需要通过许多复杂的方式来确认测验的有效性。这些测试被广泛应用于学术研究、教育辅导、心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临床心理评估、精神疾病诊断等领域。
如何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其实最初源于对不健康心理的研究。古代的精神异常者经受了许多不当,甚至几近虐待的治疗方法,而精神医学在历史的演变下,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诊断方式,对各种心理疾病加以界定(如抑郁症、强迫症等),进而了解其心理病理,并发展出相应的治疗技术。
近年来这个领域最热门的是关于人类的正向心理特质,例如爱、尊严、自我价值等,这也是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大多数人寻求的内在需求所在。
说回最初,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心理学?可能的理由是,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改善我们的情绪和睡眠,提升我们的沟通能力,生活更快乐和满足,对我们的生活可谓是帮助多多,相当实用啊!
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Harmann Ebbinghaus)曾说,“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就已有“心藏神”的记载,即心理意识会被生理功能所影响。无巧不成书,《黄帝内经》问世不久,希腊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也就是西方医学之父,也提出了系统人格理论,并经由古罗马名医盖伦继承发展,提出四种体液代表四种气质的理论。例如血液多者,行动表现为热心、活泼;黑胆汁多者,较神经质,但有毅力等等。这种心理状态有其生理基础的观点,正是当代生理心理学的核心论述。
希腊的三大哲学家,对心理学的发展也做出了颇多贡献。
苏格拉底认为,人带着某些过往知识诞生,这证明了某种独立于肉体的不灭存在,即“意识”或“灵魂”,由此奠定了后世“身心二元论”的观点。而柏拉图则在《理想国》中提到,人的灵魂如同一辆两头马车,一头温顺(精神),一头难以控制(欲望),驾驭两头马车的则是理智,这与两千多年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理论(道德的超我、欲望的本我、理智的自我)不谋而合。而亚里士多德则更进一步。他认为“心灵的本质是人类在思考过程中采取的步骤”;当代心理学派,例如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等,均建立在这个假设概念上。
然而三贤以后,心理学沉寂良久,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都未曾有明显的发展,一直到了17世纪的启蒙运动时代。
笛卡尔提出了著名的“我思故我在”,对自我的存在进行了反思。不止如此,支持“身心二元论”的他,还通过动物解剖研究来推断,灵魂的意志将通过大脑里的松果体来启动肉体。笛卡尔认为,过于强烈的情感将造成混乱,因此人应该通过意志来控制情感。
18世纪末期,一位叫做弗朗斯·安东·梅斯梅尔(Franz Anton Mesmer)的奥地利医师采取一种独创的磁性疗法,成功治愈许多失明及瘫痪的病人,最后引起巴黎官方机构介入调查。当时科学蓬勃发展,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疗法不为官方承认,因此梅斯梅尔的事业遭到了重创。事实上,他后来被奉为催眠治疗术的鼻祖。
19世纪以后,心理学迎来了真正的快速发展。各派理论层出不穷,有些大相径庭,有些彼此呼应,欲知后事,明天继续阅读吧。
关键词:
科学精神,心理与生理,可操作性
要点:
解读信息时,应通过逻辑思维去判断,尽可能客观地评估来源的可靠性。
人的生理与心理密不可分,相互影响;每个阶段的心理状态也各有不同。
心理学实验要成功实施,就要严格遵守实验法则,控制其他变量,保证只有一个变量影响结果,以验证其中的因果关系。
心理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框架,让我们了解“人性”,并通过可操作性的原理,解决人生各种问题。
思考与讨论:
今天,我们了解了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心理学发展的简要脉络。
现在,你可以用你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来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吗?为什么你会选择这个特点来定义自己?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可能受到了哪些影响?如果你已经在心中有答案了,试着把它们记录下来,或者分享给小伙伴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