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段旋律,注意以下几点:
1. 这段旋律有八小节,分成两段;
2. 从主音(Tonic)1开始,在中间停在属音(Dominant)5上,在结尾又回到主音1;
3. 运用了音阶的级进(Steps)和跳进(Leaps)的组合;
4. 重复的主题;
5. 节奏的变化。
大多数旋律长度为八小节,一样平常分成两个四小节的段落。 在这首歌中,你可以将第一段视为提问,将第二段视为复兴。这是创作旋律的一种常用本领,让听众以为到旋律的完备性。
为什么第一段会被认为是提问?这是因为主音和属音的作用。这里的第一个音是1。当听众听到第一个音时,特别是这个音又是一个二分音符,他们会盼望听到旋律结束时回到这个音上。
这是因为:好的旋律恰好在于营造“紧急感”和“释放感”,当旋律远离了第一个音符之后,再回到这个音符,会给人一种舒服的“归属感”,听众的紧急感情得到释放。
第一段旋律停留在5,这是一个属音。5是从主和弦上奏出的最远的音符,所以在第一段结尾,我们已经离开第一个音符很远并且高高地悬挂在那个属音上,正如歌词中唱到的“way up high”。这听起来就像一个提问。如果旋律在那里结束,它听起来就不完整。第二段把我们带回来,回到我们一开始的音1,给我们答案。
这首旋律的另一个特征是张力 – 包括导音(leading tone)7所带来的张力。我们在“over”和“rain”这两个字上能听出来,它将我们在“bow”这个字上拉回到高音1。
当旋律向上或向下以半音或全音移动时叫做旋律级进。当旋律以多于一个全音移动时叫做跳进。好的旋律会将级进和跳进联合地很好。太多的级进会使旋律听起来寂静、没有豪情; 而太多的跳进会使旋律听起来没有偏向,唱起来也很难。
【例:太多的跳进导致一首歌很难唱,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Star-Spangled Banner”)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前七个音符“O-o-say can you see , by”都是跳进式的,更难的是在“dawn’s early light”这一句中,从“dawn”(高音1)到“early”(3)的向下跳进。】
纯四度或以上的大幅度跳进会使你的旋律对感情色彩的影响大大增加,对高歌、向往或强调歌词非常有用,许多国歌都使用这种方式。
《Over The Rainbow》以一个八度音阶的跳进开场而闻名,与歌词中所写的对“somewhere”的渴望完美匹配。通常,当向上跳进五度或更高时,听众希望听到音乐回落一个全音或半音。 在这里,它回落一个半音到导音7。在第二个小节中继续用这种方法从低音6跳到4。
大多数旋律实际上都是由很多小的主题(重复出现的片段)组成,明白这一点将帮助我们弄清楚创作的过程。
《Over The Rainbow》有两个主题:大的跳进和在“over the rainbow”这几个字上唱的几个音。
我们先看第二个主题。在第六和第七小节重复这一点,每次利用差别的音。 在第二小节中,它以7开始;在第六小节中,它被换为5;在第七小节中,它被换为4。险些一半的旋律都在重复这个主题。
第一个主题也用了“重复”这个本领。那便是二分音符的跳进。首先,在1上有一个八度音,然后在第三小节中一个六度的跳进,从1到6(将歌词“way up”很好反应出来),然后在第五小节中,一个增五度从低音6跳到4。不但音程重复了,而且节奏也重复了。
这种主题的重复对任何好旋律都黑白常紧张的。要是一个旋律连续八小节而没有任何的重复,就没法让听众抓住什么。给听众重复的片段可以吸引住他们。并且议决将这些主题的音符上上下下地移动,可以给你的音乐确定走向,并议决音乐将意思完善表达出来。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大概因此重复主题为特征的最著名的音乐作品,但是那篇乐章被讨论得太多了。我们来看看一个更近的作品,它利用了雷同的技能,这便是John Williams的为影戏《夺宝奇兵》创作的主题曲。
请注意,Williams频繁地重复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节奏(用红色突出显示)。每次每个音符都不同,但节奏和主题都相同。
一旦你开始聆听他们,你会发现同一个主题几乎支撑着每一个旋律。
再来看披头士成员Paul McCartney的《Yesterday》,其中也有两个主题,以红色和蓝色显示(这个例子为歌曲的第一句)。
对付红色部分的主题,请过细每次它的节奏略有差异,但思路是一样的。(你可以听到“yesterday”,“far away”,“here to stay”和“yesterday”这几个字)。你会过细到第二个“yesterday”,Paul McCartney将主题反转了(往上走而不是往下走)。
他对蓝色部门的主题也利用了同样的本领。首先有六个八分音符级进上升,然后六个八分音符级进降落。
这里有一个小秘密:旋律在很大程度上与节奏有关。不但在摇滚,嘻哈,R&B和电子音乐等以节奏为主的音乐中尤其明显,对付民谣、影戏主题曲、古典音乐和演出金曲也是云云。为了连结旋律有味道,你必要使节奏多变。
在《Over the Rainbow》中,Arlen不但将在歌词“Somewhere”开场处的二分音符与在歌词“over the rainbow”处放在一起,营造了“紧急感”,更紧张的是,他在第三小节和第七小节利用了差别的节奏。
歌词“way up high”以两个二分音符和一个全音符来演唱。在第二段歌词“once in a lullaby”,仍然以全音符来结束,但在其之前用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这种变革使前后两段在这个地方孕育产生差异,并资助我们走向末了的主音。
同样值得过细的是,这两段以全音符来结束,让听众有了充足的时间来深入以为每个段落。初级作曲家每每马虎这些二分音符和全音符,给我们“太多音符”。 正如影戏《莫扎特传》中所形貌的那样:“最好的独奏家,会给我们段落和停顿,让我们可以大概偶然间明白所听到的东西,而不是弄出一堆音符出来。”
《夺宝奇兵》主题曲的节奏也是多变的。Williams不断重复三个音的节奏,但每一次,他都会不断改变紧跟在后面的音符的节奏,从而给人一种动感和情感的变化。
这些都是好旋律的基本要素。你可以用以上我们分析《Over the Rainbow》的方法多分析一些旋律好听的歌曲,看看它们符合了这五大要素中的哪几点。在掌握了这些之后,再尝试着使用这些要素来创作你自己的旋律。
该文章来自于“哎呀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