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联盟故事>人工智能听了2000多首歌自创歌曲,离莫扎特还有多远? | 应用
内容
人工智能听了2000多首歌自创歌曲,离莫扎特还有多远? | 应用

本文系网易新闻-智能工作室出品

聚焦AI,读懂下一个大时代!

【网易智能讯】人工智能正在取代我们的工作,在战略游戏中打败我们,并创造了“艺术”。


如今,人工智能将征服音乐世界。瑞士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计算机算法,可以在听2000多首歌曲之后,生成属于不同音乐流派的新曲调。


虽然它的水平还没有达到贾斯汀·比伯或阿黛尔的水平,但该系统未来可能达到精致的作曲水平,创造出的歌曲能与当今音乐人的歌曲相媲美。


位于瑞士洛桑的EPFL研究大学的联合开发人员FlorianColombo说,深度人工智能作曲(DAC),可以制作完整的旋律,有开头和结尾,而且完全原创。他对法新社说,这些旋律“听来令人非常愉快”。


DAC计划使用一种被称为“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这种人工智能在记忆体验和学习过程中的工作原理与人脑类似。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数据库的扩大,会逐步出现越来越多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


DAC系统被设置去“聆听”现有的曲调,以辨别优劣。在最新的研究中,它“聆听”了2158首民歌。它能够自我学习以预测每一个音符的音高和时值。一旦它能够准确预测现存歌曲中50%的音符音调和80%的音符持续时间,机器的训练就完成了。


一份EPFL声明指出:“深度人工智能作曲者从头到尾构建了一系列的音符,其中包括首音符。”根据记忆中的概率范围,它会为播放的每个音符挑选一个后续音符。


但该系统设置是不要选择最可能的音符,而是选择最不可能和最可能中间的一种音符。“一个总是选择最可能音符的算法只会不断重复同样的旋律,”科伦坡说。相反,该程序的设计初衷是制作“无限种不同的曲调”。


所设置的程序可能多才多艺,但DAC系统并不是莫扎特。


专家们测试显示,聆听DAC和由人类制作的旋律仍能有所不同。“算法的水平达到让爱尔兰民间音乐鉴赏家真假难辨之时,还需要时间。”科伦坡说。


研究人员用爱尔兰和阿什肯纳犹太民族音乐来检验他们的程序。DAC能够识别出该类型,并避免将两者混淆。“任何音乐风格都可以使用,”团队表示。目前,DAC只局限于单乐器作曲。最终,开发人员希望程序能制作出由完整的管弦乐队配乐的作品。


然而,这个目标并不是要取代有血肉之躯的作曲家。“它更像是一种工具,可以用来激发创造力,在作家失去灵感时帮助创作,”科伦坡说。他引用了莫扎特的事例,据传他曾掷骰子来挑选音符。

科伦坡说,由DAC创作的音乐可能最终会被用于静听音乐,但可能永远不会用作“严肃的音乐”。


他说:“一个优秀的作曲家,有自己创新的想法,永远不会被某种算法所取代。”作曲家将属于自己的东西融入到作品中,而这是机器不能做到的。

包括谷歌、索尼和IBM在内的多家公司都在研究类似的项目。

选自 每日邮报

编译 网易见外编译机器人  审校 郁郁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