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多,我来到杭州市中医院,一走进门诊楼大厅,就听到了钢琴弹奏的《致爱丽丝》。
在升降电梯旁,用花盆隔出了一块区域,不少人围着一架三角钢琴,弹琴的是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孩,神情很投入。钢琴上放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陈笑妍”,就是弹琴女孩的名字。
我没敢打扰她,站在旁边听,又听出了一首电影《菊次郎的夏天》的主题音乐。一曲弹毕,陈笑妍站起身,休息一下,我趁机和她聊了聊。
今年19岁的陈笑妍,钢琴十级。从4岁开始学琴,每天练习两小时,但从上初中后,就不怎么弹了,只会在寒暑假练练。“当初是妈妈让我学琴的,说是为了开发右脑,我自己也挺喜欢的。”
笑妍目前在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读生物专业,现在是放暑假。她的妈妈是市中医院儿科主管护师,前几天听妈妈说,医院里买来一架钢琴,放在大厅里,正在招弹琴的志愿者,“妈妈让我也报个名,我觉得挺好,就来了。”
这是笑妍第一次在医院弹钢琴,听众主要是看病的患者和家属。“能给他们看病带来不同的感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其他演出更有意义。”笑妍说,“我们大学也经常鼓励大家,我能为社会做什么,而不是从社会得到什么。”笑妍说,钢琴只是她的爱好,她的梦想是当一名法医。
笑妍喝了一口水,坐下继续弹奏,在《Summer(菊次郎的夏天)》《致爱丽丝》《北风吹》《致春天》四首曲子之间循环。
一位年长的医生在旁边听得很入神,笑妍弹完一曲后,还带头鼓起掌来。我走近看了一眼他的胸牌,。
“我从上午开始,刚刚开完三台手术,下来路过这里,听了一下,整个心情就放松了,感觉非常好。”杨院长说,大家来医院看病,都是不容易的事,放一架钢琴,听听乐曲,能让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也符合中医的“治未病”理念。
杨院长说,中医文化和艺术是相通的,钢琴是大家比较容易接受的艺术,既能欣赏,又带有治疗的作用。“你看,大家都很开心,患者停下来,听一曲,多好,员工在紧张工作之余,听一曲,也能放松。”
昨天,除了陈笑妍,还有另外四位孩子在医院为大家弹钢琴,都是市中医院员工的子女或亲友。
6岁的郑晓冉,阿姨是药剂师,。别看她年纪很小,但一点也不怯场,弹完几曲后还意犹未尽、
10岁的诸雨涵,爸爸是骨科医生,她弹了《阿拉曼德舞曲》《Summer(菊次郎的夏天)》等多首。她穿着一身紫色的连衣裙演出服,还涂了口红,一旁陪伴的妈妈说,女儿参加过很多钢琴比赛和演出,也获过不少奖,但这在医院弹钢琴还是头一次。
11岁的朱源,爸爸和妈妈都是医院肾病科的医生。朱爸爸以前还是医院小乐队的吉他手,看来音乐细胞也是会遗传的。
12岁的何雨恬,也是双职工的子女,爸爸是骨伤科的医生,妈妈是内分泌科的护士。还有19岁的袁义雯,今天也随着检验科医生的妈妈一起来医院弹琴做志愿者。
。
优美的琴声在大厅里回荡,听众们都久久不愿离开。有人说:“真好啊,再弄排椅子放这里,估计就没人肯走了。”
本文内容来源《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