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设施资讯>《致爱丽丝》乐曲赏析与弹奏技巧
内容
《致爱丽丝》乐曲赏析与弹奏技巧

《献给爱丽丝》(for Elise)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钢琴小品。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人们都比较熟悉他的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和歌剧等大型作品,但是,他的为数不多的器乐小品,也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首。但乐谱被发现于1867年,因此在他生前并未发表。


关于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有许多种说法。

其中受到广泛认可的观点则认为这首乐曲可能是作者四十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叫伊丽莎白·罗克尔的女高音歌唱家所作。伊丽莎白·罗克尔是德国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男高音歌唱家约瑟夫·奥古斯特·罗克尔的妹妹。1807年,14岁的伊丽莎白跟随哥哥来到维也纳,很快就被贝多芬所接纳,成为他身边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伊丽莎白后来嫁给了贝多芬的朋友。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乐曲时,两人保持着亲密的友谊,显然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那段时间里,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叫爱丽丝或伊丽莎白的其他女子,爱丽丝是伊丽莎白的昵称。可以确认的是,贝多芬十分喜欢她。

另外的两种说法如下:

——1808-1810年间,贝多芬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人了。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致特蕾莎》的小曲赠给她。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整理者把曲名错写成《献给爱丽丝》。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献给爱丽丝》的原名《致特蕾莎》,而称之为《致爱丽丝》了。

——贝多芬42岁时,到一个富商家里去教钢琴,贝多芬非常喜欢这家的女儿爱丽丝。这首钢琴曲是贝多芬那个时候创造的。


此曲形象单纯技巧浅显,显然是为了适合于初学者的弹奏程度(现为钢琴五级曲目)。发表以后,不胫而走,几乎成为初学者必弹的曲目之一。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环绕基本主题,有两个对比性的插段,一开始出现的主题纯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这一主题先后重复三次,中间有两个对比性的插部。第一插部建立在新的调性上,色调明朗,表现了欢乐的情绪;第二插部在左手固定低音衬托下,色彩暗淡,节奏性强,音乐显得严肃而坚定。一连串上行的三连音及随后流畅活泼的半音阶下行音调,又自然地引出了主题的第三次再现。乐曲在欢乐明快的气氛中结束。




《致爱丽丝》是一首轻巧晶莹的钢琴作品,它旋律优美组体流畅,为世界各国钢琴家及钢琴爱好者所钟爱。

作品采用回旋曲式写作而成;其中主题乐段描绘了柔美、亲切、纯真的少女形象。两个插部也分别使人联想到女孩那爽朗、天真的音容笑貌及长者深沉严肃的表情。

该作品主要涉及到琶音、音阶、和弦、双音、同音反复等演奏技术问题。琶音是钢琴演奏的重要基本练习和手指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弹奏要求均匀流畅。在该作品中,主体乐段的琶音是双手交替弹奏的,前半小节用踏板,后半小节放开踏板,这就对左右手重心转移,音符连接的不露痕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踏板要准确,这样才能把柔美而亲切,热情而纯真的少女形象表现出来。

第一插部由于音乐情绪变得活跃,音符相对密集,手指要求放松而又积极主动,左手的伴奏要轻,右手的旋律要出来,装饰音要弹得轻巧快速,后半部分的华彩乐句,更要轻盈而又注意力度的变化。

第二插部右手的和弦和双音,不但要求各手指弹出的音要同时出来,而且要突出旋律声部。这种在同一手要控制不同手指和不同力度是不容易做到的,左手固定式的同音反复伴奏音型,是加了连音线的跳音,这就要求手指不宜离键太远,跳音也不要过于短促,同时要把声音弹得踏实而富有穿透力。

《致爱丽丝》在速度与力度要求自由灵活。主体乐段旋律舒缓、优美如歌,富有叙述性,它结合乐曲形象与情绪,从人的情感接受过程和想象力来分析,乐曲一开始是应该由弱到强再到弱,由慢至快,渐逐平稳的过程。乐曲进行过程中,旋律上行。力度要渐强,旋律下行,力度减弱,在力度渐强减弱过程中,根据该乐段表现的意境和情绪,速度也可以相对灵活的渐慢和渐快处理。

 此曲虽然短小,但作品内涵却很丰富。由于演奏者个人素质、音乐修养、演奏水平、对作品理解及处理的差异性,不同的人演奏具有不同的风格,但忠于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了解掌握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的时代风格,作品的内在涵义,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并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细致入微的处理音乐作品,是每一位演奏者必须遵循的原则。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把更完美的音乐展现给观众。

以下是原版《致爱丽丝》钢琴谱,供参考。






扫码二维码并关注会有更多精彩能容呈现给你!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