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开始弹琴,6岁开始作曲,8岁写下了第一部交响乐,11岁便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剧,14岁时指挥乐队演出了该歌剧。在他36岁的人生里,完成了20部歌剧、40多首交响曲、50余首协奏曲、27首弦乐四重奏等共计622首作品的创作。他先学会了音符,长大后才会写字母;他作曲的速度,超过很多人写信的速度。两百多年过去了,莫扎特的作品在今天仍广为流传,甚至成了音乐里的“治愈系”——“莫扎特效应”特指符合人类生理规律的音乐,能够激发欢快、愉悦等正性情绪,促进人的认知水平提高。
音乐世家的“音乐神童”
如果你在音乐App中搜索“胎教音乐”,就难免看到“莫扎特胎教音乐”专辑——梦中的婚礼、爱的协奏曲、小星星变奏曲……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不止一本医学著作称,莫扎特的音乐对提升智商甚至治疗儿童多动症、老年痴呆症等有帮助,这就是“莫扎特效应”。虽然也有人指这其中有炒作成分,但即便是炒作,为何是莫扎特,而不是别人?这和莫扎特的音乐风格有莫大的关系,而其音乐风格,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他的性格——乐观、纯净、明朗!
莫扎特有着优越的出身。1756年1月27日,他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母亲热衷音乐。
相比较同时期的贝多芬,莫扎特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是与音乐为伴的。拿当下热词来说,莫扎特有美满的原生家庭。多数著作里,对莫扎特的性格是这样定义的:单纯、骄傲、渴望自由。
奥地利版的“孟母三迁”
莫扎特6岁开始谱曲,8岁能写交响乐,小小莫扎特身体里蕴藏着巨大的音乐宝藏。但是,如果离开父亲的悉心栽培,莫扎特的音乐宝藏一样会有枯竭的一天。莫扎特的家乡萨尔茨堡景色优美,但格局太小。父亲利奥波德心里清楚,只有在音乐重镇——维也纳、巴黎、伦敦、慕尼黑这样的地方,儿子的音乐才能才能得到提升,才能得到关注。因此,他从莫扎特6岁起,就开始了接二连三的家庭“音乐之旅”。
(莫扎特一家子在弹琴——18世纪的发型都超有型的!)
不过,莫扎特成年后与父亲交恶。电影《莫扎特传》中,莫扎特的父亲被认为是一个挖掘了莫扎特音乐天分,但又无时无刻不想着“绑架”莫扎特人生的“双面人”
《魔笛》里代表黑暗的黑衣人的形象,在电影中也被认为是从他的父亲的形象中得来的——黑暗但又高大,令人敬畏,让人又爱又恨。
失意时音乐仍活泼新颖
作为一个音乐家,莫扎特必将自己的精神世界带入到作品中。明朗少年的曲子,常常让人有种沐浴在和煦暖阳中、伫立在静谧月色、畅游在欢快人群中的感觉。所以有人说“在音乐史上有一个光明的时刻,所有的对立者都和解了,所有的紧张都消除了,那光明的时刻便是莫扎特”。
但是,天才的一生未必一帆风顺,莫扎特也是如此。1772年,莫扎特结束旅行演出后,回到家乡萨尔斯堡任当地大主教宫廷乐长。但是,为了摆脱大主教专横、粗暴、野蛮的压制,希望到别的宫廷谋求职位,1778年他随母亲再赴巴黎旅行演奏,却遭遇了一连串的不幸。先是事业上的冷雨,当年红极一时的“神童”,在巴黎上层社会却受到冷遇,谋求职位落空了,母亲又在巴黎去世了。在这样的境遇下,他写下了5首巴黎钢琴奏鸣曲。尽管其中偶尔传递出悲伤,但整体情绪依然乐观明朗。莫扎特的晚期生活潦倒,但他晚期的创作,比如c小调幻想曲由“慢—快—慢—快”四段一气呵成,和声新颖,调性大胆,气氛活泼。
李赫特演奏K.310第一乐章
1782年,莫扎特与一位来自曼海姆音乐世家的女子康斯坦泽·韦伯结婚,至此与自己的家庭决裂。1791年12月5日,莫扎特在维也纳逝世,享年36岁,死因成疑。《安魂曲》成为他人生最后的作品。
有人说,36岁的莫扎特,情感上到死都是个“稚子”。其实笔者反而觉得,莫扎特很像我们的诗仙李白。少年李白“五岁颂六甲”,十五岁著作等身,十八岁游历天下,三十岁蹉跎直至流放,仍不改潇洒豪放、浪漫大气。他们一样少年天才,都曾郁郁不得志却从未荒废了自己的才情,他们的作品悲愤失意有之,但更多的是豁达灵动。最重要的是,他们一样,归去时心仍通透如少年。
相关链接
人物简介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1.27—1791.12.5
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歌剧是他的创作主流,他最著名的歌剧是《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莫扎特不仅是古典音乐的杰出大师,更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有“音乐神童”的美誉。